微信讀書2.0產品體驗報告
微信讀書2.0產品體驗報告 2017/08/12 閱讀 5.5k 評論 6 收藏 81 專為互聯網人打造的365天成長計劃,500門視頻課程隨便看,構建你的產品、運營知識體系。查看詳情
從微信讀書2.0產品的定位出發,?本文作者結合使用體驗和目標用戶群體分析,提出功能和設計優化建議。
分析結構腦圖如下:
一. 產品概況
1. 產品介紹
微信讀書是一款以微信關系鏈為基礎的社交閱讀軟件,產品slogan為:讓閱讀不再孤獨。
產品的功能可概括為四個方面:社交分享、閱讀、讀書電臺、講書。
社交分享:微信系產品標簽。滿足人們發表、分享、查看閱讀感想,並以此與其他人互動的需求,同時可直接查看其他人的閱讀狀態,包括在讀書籍、閱讀時長、閱讀筆記等等。
閱讀:閱讀軟件的基礎功能,滿足人們尋找圖書、閱讀圖書、記錄筆記的需求。
讀書電臺:1.5版本新增的FM42.3功能,比較類似喜馬拉雅FM,並不一定與某一本書的內容有關,更類似於一些知識和雞湯講座。滿足人們消磨碎片化時間,想聽不想看的需求。
講書:2.0版本的新功能,也是近幾年的互聯網創業熱潮,半個多小時講解一本書。滿足人們沒時間完整看完一本書,想聽不想看的需求。
需求滿足優先級:社交分享 閱讀(後三個功能可以理解為廣泛意義上的閱讀)
2. 目標群體
以學生、精英、白領為代表,空閑時間較多,喜歡閱讀經典、專業書籍,想要閱讀付費書籍但又不舍得花錢的微信用戶。
3. 版本信息
微信讀書2.0版本(2017.07.08上線,iOS10.3.2系統)
4. 下載量、排名情況
(1)蘋果市場
近期每日下載量在3w上下浮動(來源於ASO100)
微信讀書在2015年8月27日上線,預計第一年下載量約為第二年下載量1.5倍,可估算App Store總下載量在3000w左右。
App Store排名情況:
8月10日排名總榜(免費)No.211,圖書榜(免費)No.5(來源於App Annie)
(2)安卓市場
(來源於禪大師,截止到2017.8.11)
註:由於安卓系統各應用商店排行各有規則,因此無統一排行信息。
二. 產品分析
1. 產品結構
一級菜單包括四大模塊:發現、書架、想法、我,其中首頁是【發現】
2. 產品功能分析
(1)社交分享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作為一個閱讀器軟件,微信讀書的首頁不是書架而是發現,並且除書架以外,其他三個模塊都直接在二級甚至一級二手餐飲設備買賣菜單就與社交分享捆綁在一起。
① 發現
好友在讀(社交)
書籍一鍵分享到朋友圈,限時免費領取(分享)
② 想法
關註的人:與熟人的互動,更傾向於聯絡感情,瞭解彼此的生活狀態。
精選想法:與陌生大神的互動,更傾向於看看其他人的想法,出於學習和獵奇的目的。
寫下自己的想法:更傾向於裝X和尋找共鳴。
③ 我
好友排名:可點贊、分享到朋友圈(社交、分享)
關註:我關註的 關註我的(社交)
音頻(分享)
四大模塊界面
正是在這樣的操作環境下,用戶在使用微信讀書時,除瞭閱讀,其餘時間都在頻繁地不可避免地與其最擅長的社交分享系統發生互動,從而建立社交閱讀場景。
(2)閱讀
台中二手冰櫃回收① 閱讀前
唯一登錄方式:微信登錄。
界面十分簡潔友好、扁平化,第一次打開也沒有一點系統彈窗、步驟提示,用戶直接通過界面交互即可迅速上手,實現基本的閱讀過程。
不管是發現菜單,還是書城裡的系統推薦,都是正經的經典暢銷書,包括一些專業書籍,網絡小說、言情小說等這些書在書城菜單最後一個二級菜單【分類】中的網絡小說才出現,幾乎不會上推薦位,這和目標用戶群的閱讀偏好是十分契合的。
另外,目前微信讀書的書籍庫還不是很豐富,經常會搜到一些書籍狀態顯示正在上架,此時可訂閱上架通知。
於是我找到一本想要讀的書,終於開始正兒八經地開始閱讀瞭。
② 閱讀中
基本上每本書都可以先試讀200頁左右,看完試讀再看看其他已經讀過本書的書友的想法和評論,就足夠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購買瞭。閱讀時基本操作如下圖所示:
③ 閱讀後
可以隨時記錄筆記和查看他人想法
有兩種記錄筆記的方式:
選擇語句後寫段落想法。長按選擇句子後即出現如上圖1中的浮層彈窗,可選擇復制、劃線、寫想法、查詞典、分享、糾錯等操作。
直接點擊上圖3右下角的羽毛icon寫整頁想法。同樣的,頁面中有下劃虛線的部分,或者左下角有顯示【*個想法】時,點擊即出現上圖2浮層彈窗,可繼續點擊查看詳情,很多時候查看其他人的想法是能夠幫助理解文章意思使閱讀更流暢的。
四個閱讀缺陷:
閱讀時沒有顯示時間和電量,是想讓我沉迷讀書日漸消瘦,是嗎?
不能閱讀本地書籍,很難受,不過可能是出於尊重版權的緣故。
朗讀功能。實在是強奸耳朵,一分鐘都聽不下去,不過對比瞭其他閱讀器貌似機器發音都是這樣,呆板僵硬,無力吐槽,在如此追求用戶體驗的時代,還不如去掉朗讀功能。。
難以進行跳躍閱讀。
微信讀書的制作團隊在這個功能的實現上做的很粗糙。
上圖演示從後往前跳躍閱讀的情況,可以看到之前閱讀的地方是有標記的(灰色圓圈處),這時可以拖動進度條跳躍到任意頁面(會有HUD提示框顯示當前頁數),並且可以點擊灰色圓圈回到初始位置。
看起來好像是個很nice的功能,但是隻要我點擊屏幕進行全屏閱讀,讀完幾頁想回去的時候,再打開這個彈窗,之前位置的灰色圓圈標記就不見瞭,也就是標記位置變成瞭當前閱讀位置,非常不人性化。
解決方案:很簡單,隻要讓進度條上能顯示多個標記位置即可。
但是經過摸索,找到一個可以暫時解決這個麻煩的功能:書簽!
也就是在跳躍閱讀之前先向下拖動生成書簽,想要回來時查看書簽即可。這個功能比較隱蔽,沒有提示,且沒有其他替代解決方案,甚至不能手動點擊書簽按鈕在當前頁面生成書簽,隻能向下拖動,略坑,很多用戶可能都沒發現有書簽這個功能,而且設計書簽的初衷也不是用來跳躍閱讀的。
(3)講書和讀書電臺
讀書電臺是在1.5版本上線的,講書功能是在2.0最新版本才上線的。這兩個功能都是新版本裡強調的:這一次試試用耳朵讀書。
看一下各自的優先級位置:讀書電臺出現在首頁的右上角FM42.3,講書在首頁中也經常會有推薦,但是這個新版本主推的功能在書城中卻沒有獨立的講書專欄(隻有免費講書),想不通。
個人覺得這兩個功能十分的雞肋。
從純內容體驗來說:
首先是讀書電臺。
就是一個喜馬拉雅FM的迷你版,走主播路線,以知識科普和灌雞湯為主,跟書籍閱讀沒什麼關系,而且基本沒深度沒營養,打開聽瞭一次以後就再也沒打開過瞭。
2.0版本介紹裡說是定制化電臺,我對比瞭兩部手機,節目單都是一樣的,隻是順序不同,定制化隻是說用戶可以自行選擇關註哪些電臺而已,準確來說應該叫做自制化電臺。
然後是講書。
說實在的講書實在是做的質量不好,聽過幾本書,往往是聽沒幾分鐘就走神瞭,廢話比較多。由於是語音上傳,微信讀書團隊可能都無法審核內容是否過關,導致很多低質音頻內容出現。
(來源於App Annie)
新版本評分直降1.0,觀察用戶差評,可以發現這兩個功能有很大關系。1星2星的差評,除瞭吐槽書幣難賺(主要原因,後面會有提到)和設計改版(這個各有各的審美,不評論),就是吐槽聽書講書功能瞭,隻截取前面部分評論作參考。
聽書不像視頻直播,隻有聲音沒有圖像,主播本身不像網紅一樣具有強大的宣傳帶動效果,能給APP帶來流量和人氣加成,因此聽書更加註重講解的質量,然而至少現版本的聽書內容魚龍混雜,是很讓人失望的。總之這兩個功能寧缺毋濫,用戶體驗很不好,我認為有點跟風走潮流瞭,但實際上做的質量差又不契合目標用戶群,倒不如先把基本的閱讀體驗先做好瞭。
3. 運營
作為微信系產品,背靠微信爸爸這座大山,但我卻很少看到微信讀書的內容運營和活動運營。
對於音頻主播內容生產缺乏有效的內容篩選機制
沒有刺激用戶發表高質UGC的方案
沒有激勵KOL(意見領袖)帶動內容生產和社交氛圍的方案
甚至沒有在微信上看到任何關於微信讀書的推廣
……
活動也都局限在分享贈書、時長兌書幣等長期活動上,偶爾有世界讀書日活動、春節領讀書紅包活動。
在App Store中看到用戶評論中很多差評都是對時長兌書幣越來越難滿滿的吐槽,甚至直接卸載導致用戶流失。書幣難賺是必然的,但不能書幣難賺瞭,書籍購買價格也跟著漲,還不做活動補貼用戶吧?圍繞兌書幣這一塊多做些活動肯定效果好很多。例如好友排行前三額外獎勵書幣;結合內容運營,通過贈送書幣鼓勵用戶發表高質UGC等等。(需進一步細化規則)
4. 個性推薦
通過用戶已經讀過的書籍生成個性化推薦,這在代碼上是很容易實現的。但微信讀書似乎看不到哪裡有個性化推薦。
一開始以為【書城】中的熱門推薦就是個性定制化推薦,還一直納悶怎麼取這個的名字,一點也不像個性化。對比過我跟幾個朋友的熱門推薦,以及自己用兩部手機,書架上選擇瞭風格完全不同的書籍,結果雖然大部分是相同的,但總有幾本不一樣。且每次進出書城,熱門推薦都會發生變化,因此誤以為熱門推薦就是個性化推薦。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熱門推薦裡面有一本已經在書架上的書,我才徹底否定瞭這個猜想。
(已經在書架上的書是不可能再給我個性推薦的,所以熱門推薦真的隻是熱門而已,隻不過陳列展示是隨機排序的。)
難道真的沒有嗎?經過幾天的摸索,我終於興奮地找到瞭兩處個性推薦:
(1)在書城點擊搜索,會出現一個很難察覺到的“猜你喜歡”!因為隻要你一開始輸入,這個按鈕就會消失。
(2)在好友排行 → 時長兌書幣,兌換完書幣以後,系統會自動生成“你可能想買”,也是一個個性化的推薦,是結合你所擁有的書幣和你的閱讀歷史生成的。
這兩處個性推薦真是太難找瞭,我開始懷念網易雲音樂首頁的每日推薦瞭,隻能說好的陳列和內容運營真的很重要。。真的想不通PM對個性化推薦是怎麼想的。與其在首頁發現放那麼多好友在讀,不如放上個性化推薦,一目瞭然。
5. 交互設計
整體來說設計風格很清新簡潔,易上手,忍不住吐槽的是首頁【發現】的設計。
當前頁面設計如上左圖,一個頁面視圖,隻有封面、書名、作者、好友在讀,占的空間實在過大,而且連續翻,除瞭有一兩頁系統推薦混在其中外,翻來翻去都是好友在讀,排序的邏輯不知道在哪裡,甚至沒有進度條顯示,不知道後面有多少頁,真的毫無意義,不僅浪費頁面空間,還浪費用戶時間。
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動手做瞭一點改進,優化空間利用和用戶體驗的改版草圖設計如上右圖。
三. 目標用戶需求分析
從一開始我給微信讀書定位就是以學生、精英、白領為代表,空閑時間較多,喜歡閱讀經典、專業書籍,想要閱讀付費書籍但又不舍得花錢的微信用戶。
這一點不管是從界面設計,還是從內容推薦上來看,微信讀書看起來都是比較清高有品位的,而且由於加入瞭熟人社交機制,從印象管理的角度,誰都不願意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正在讀一些網絡小說、言情小說吧?因此你查看任何一位微信讀書的用戶資料,他的書架上一定都是高大上的經典暢銷書或者專業書籍。
從這些目標用戶的需求點出發,他們之所以閱讀經典暢銷書籍、專業書籍,出發點不是因為他們想在好友圈炫耀裝X,而是他們真的喜歡,或者有這樣的需要去獲取這些知識提升自己,從而更好地生活、就業、升職、管理,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上來說,在微信讀書上閱讀,更多的是自我實現上的需求,而社交分享隻不過滿足瞭他們的次級需求,而微信讀書上的社交氛圍喧賓奪主瞭。
用戶選擇在電子閱讀軟件上閱讀,目的有三:
電子書更便宜(因此時長兌書幣很重要)
電子書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
特別在微信讀書上,可以分享排行和書單,獲得優越感和滿足感。
而從經典暢銷書、專業書籍的內容性質上出發,這些書籍一般都不是快速消費品,而是需要深入閱讀的台中餐飲設備回收。不像網絡連載小說通過周期性更新來吸引用戶。這種書人們通常是懷著敬畏之心認真拜讀的,因此對想讀這些書籍的用戶來說,閱讀和理解比社交、談資重要的多。
說到底,網絡連載小說不適合熟人社交的形象建立,微信讀書很機智地繞開瞭這塊雷區,但經典暢銷書需要的是深度閱讀,而電子閱讀軟件自帶的碎片化閱讀基因和微信讀書的社交優先思維造成瞭微信讀書的閱讀場景和目標用戶的需求場景之間存在著內在偏差。
久而久之,很多用戶在以社交為先的氛圍中,由於最基本的閱讀理解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特別是在書幣兌換原則更改之後,開始慢慢疏遠這個軟件,尋找替代品。
四. 總結與建議
從用戶需求分析可知,微信讀書的用戶粘性比較低,是由於實際閱讀場景與需求閱讀場景的內在偏差。
因此總結全文,對於微信讀書來說,當務之急是轉變社交優先思維,對一二級菜單盡量去社交化,把社交基因發揮在閱讀過程中,利用在激勵用戶花更多時間進行深度閱讀上,應用在激勵用戶創造優質想法,幫助其他用戶理解書籍內容和尋找共鳴上。同時:
立足最基本的閱讀體驗:
解決四個缺陷:不能顯示時間和電量、版權問題、朗讀功能升級、優化跳躍閱讀功能。
講書、讀書電臺:寧缺毋濫,做好內容篩選。
優化閱讀體驗:從視覺、交互、內容陳列等角度。
做好運營:
明確定位,圍繞閱讀做社交,做好內容運營,刺激用戶生產高質UGC,幫助用戶閱讀理解,產生共鳴。
圍繞書幣做更多的活動回饋用戶。
優化首頁排版設計,加入個性化推薦。
網上很多人說,閱讀是一件私事。在我看來,閱讀是一個私事與閱讀可以社交化並不沖突。閱讀的過程是很私人的,但閱讀前特別是閱讀後是完全可以社交化的,畢竟人都傾向於與自己興趣相同的人社交,並聽取來自他們的意見,而閱讀書架正是一個很好的社交篩選工具。
社交閱讀可能是一種真需求,但閱讀必須是主角。對於微信讀書來說,當務之急是更好地優化閱讀體驗,先閱讀後社交,圍繞閱讀做社交而非反之,以此深耕目標用戶,同時做好運營,形成以分享深度思考為基礎的深度閱讀氛圍。
作者:新四悟,資深產品/運營研究員,微信公眾號:新嘢嘢(ID:xinyeye)
本文由 @新四悟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祝給予贊賞的夥伴,2017年發大財!|贊賞4人打賞
收藏已收藏 | 81贊 | 11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掃碼分享到微信
產品體驗報告微信讀書
No no,朗讀功能還是有效的,對於我這種睡覺前就喜歡胡思亂想的人來說,朗讀促進我的睡眠,是很好的催眠聲音哦⊙?⊙!
分析的可能有較大偏差。
尤其是把人群定位“想要閱讀付費書籍但又不舍得花錢的微信用戶”。如果可以省錢,誰都喜歡,這個不能成為人群定位特征,也不能成為微信讀書的差異化立足點。
微信讀書的核心價值是通過社交體系來提供一種“新的發現好書”的渠道,失去瞭這個差異化價值,它靠什麼與老牌的多看等app比?所以“書城”在架構上的優先級會很低。它設想的應該是用戶朋友圈裡各領域達人的閱讀選擇,可以為其提供找書的新靈感。
你說的沒錯,定位這裡沒有把“希望通過熟人朋友尋找書籍”這一點放進去,是我的疏忽。
但是不影響分析結果,通過熟人朋友來找書隻是手段,想要深度閱讀才是本質,閱讀場景的偏差仍然存在,加上運營沒做好,導致你說的各領域達人,也就是KOL不會長期留存在這裡。
關於我們
投稿須知
意見反饋
免責聲明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woshipm.com)是中國最大、最活躍的以產品經理為核心的學習、交流、分享社群,集媒體、教育、招聘、社群活動為一體,全方位服務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woshipm。成立7年以來舉辦在線講座500餘期,線下活動300+場,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10餘城市,在互聯網業內得到瞭廣泛關註和高度好評。社區目前擁有300萬忠實粉絲,其中產品經理占比70萬, 中國75%的產品經理都在這裡。
- 中古餐飲設備收購 【開店達人分享】台中中古餐飲設備買賣要去哪裡找呢?達人分享秘訣
- 台中二手廚具買賣 【開店達人分享】台中二手餐飲設備買賣要去哪裡找呢?
- 台中中古設備買賣 【開店達人分享】中古餐飲設備收購廠商該如何找呢?收購就找他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